乐视体育版权故事难续,PPTV和体奥动力能否破局?

作者:24直播网 时间:2025年09月30日 13:29 分享

过去存在一座山,山上建有一座寺庙,寺庙之中住着一位年长的僧人,他正在教导一位年轻的僧人讲述 tale,这个 tale 的内容是:先前存在一座山,山上……

乐视体育未能延续版权的叙述,那么,版权的叙述究竟会陷入不断更迭不断亏损的怪圈,还是会在PPTV或刚被提及与它渊源相近的体奥动力手中,迎来真正的繁荣呢?

文/郭阳

二月下旬,这个月份天数最少的时段里,正处舆论焦点的乐视网公布了2016年的年度业绩通报。这家为媒体人员贡献了丰富素材的知名企业表明,该年度他们总共获取营业收入218亿元,与上一年同期相比提升了67.73%;不过营业所得利润为4479万元,和前一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5.48%——这份报告总体来说还算可以。

乐视体育和乐视网情况类似,这家公司也是2016年体育界最引人注目的企业之一。年初乐视网冠名北京国安,尽管观众未必能完全分辨,但中超版权也顺利到手,紧接着完成了高达80亿的B轮融资,达到了声誉和影响力的顶峰。公司借此机会推出乐视体育会员服务,试图完善版权价值理念,并引领中国付费体育观看的新纪元。

但依此观之,公司自身的财力储备、治理与执行能力,以及国内体育产业的成熟状况,均难以满足其抱负与蓝图。

去年下半年以来,曼市德比不再有ICC的身影,与国安的关系紧张并最终结束,屡屡出现差错,接连失去各项版权,多位高管纷纷离任,这个规模空前的体育机构,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急速下滑。

到2017年春天,处境艰难的乐视体育据说正在开展B+轮资金募集,与此同时,乐视网在收到孙宏斌的资金支持后,有消息称会慢慢把借用的资金拨回乐视体育,因此,在得到资本协助的乐视体育,依照其一贯的冒险特性,又把所有赌注押在了争夺中体产业上

若能战胜刘益谦、佳兆业、外滩控股等竞争对手,乐视体育或许尚存转机。不过,日前曝出乐视体育无法支付亚足联授权费用,致使亚足联相关赛事如亚冠、12强赛等版权被体奥动力收购,并且亚冠转播权还分配给了直接竞争者PPTV和央视的消息之后,此前几天乐视体育还独家直播亚冠并大力宣传,声称通过亚冠转播获得750万会员,如今其声誉和影响力都跌到了最低点。

乐视体育在北京公交站的亚冠宣传广告牌,还没来得及撤下

中超联赛即将开始比赛,生态圈方面透露,乐视体育不仅无法获得独家转播权,而且也不会参与本赛季中超赛事的转播工作。等到2018年,乐视体育引以为傲的诸多版权即将到期之际……也许,已经将自己所有资源都押注在乐视体育身上的公司,无需再关注中体借壳上市的未来走向,也无需等待并不遥远的2018年到来。

目睹其高楼拔地而起,目睹其宾客盈门,目睹其楼阁倾颓。昔日夸下的海口,若能兑现便称得上豪迈,若无法兑现,难免沦为众人嘲讽的对象。当体育界在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之际被震撼得目瞪口呆,看到这座大厦迅速建成又土崩瓦解,不乏冷眼旁观的看客,更有乘人之危的败类,因此紧缩银根的体育投资商也相当可观。

没有乐视,中超就缺少精彩,通过乐视,可以观看亚冠赛事,这些充满冲击力的宣传语,最终却变成了阻碍自身发展的障碍

作为一直关心乐视体育的媒体机构,在乐视经历起伏时,我们想要探究更多深层原因,思考这些事件对行业会产生哪些借鉴意义。

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——体育版权,究竟该怎么玩?

近期离职的乐视体育COO于航,正是乐视体育版权核心的负责人,他先前曾对整个生态提出看法,认为世界范围内职业体育,尤其是职业足球的进步,完全依赖转播商的资金支持,在他看来,让用户付费来观看高水准内容,是中国体育行业必须攻克的难关。

世界顶级的比赛拥有权费用常常极为高昂,订阅者承担成本已是全球通行的商业模式

可是国内依靠会员付费来获取版权收益的模式,至今未能找到可行的范例,2016年易观智库公布的资料揭示,我国体育赛事的总收益中百分之七十依旧源自商业支持,这种情况同美国等先进地区的营收分配格局大相径庭,在那边四成收入由版权贡献,三成来自赞助,另外三成则来自现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。

天盛率先在付费沙滩上失败,此后球迷网,乐视凭借众多核心版权,新英借助英超IP,腾讯掌握NBA等篮球权益,各自都获得了一些进展,不过它们的最终收益主要依靠分销版权和品牌支持,没有人能在付费会员方面拿出令人完全满意的成果。

那么,并非全部用户都拒绝付费,这种情况并非绝对。根据艺恩网《2016中国视频付费市场研究报告》的数据,2016年,中国视频有偿使用成员数量已经超过七千五百万,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二百四十一,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视频付费市场,仅次于北美和欧洲,预计到2017年,中国视频有偿使用成员数量将超过一亿。而2016年QQ音乐的长期付费会员数已经超过1000万。

在视频领域,付费用户已经形成规模

那个在影视界和音响产业里都相当出色的著作权管理与订阅方案,为何在竞技界始终没能获得进展?

用户不愿意为体育付费会员埋单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
体育观赏活动相关花费并未构成普遍必需品,这个认识令人感到行业有些失落。这确实是个关键点,不过,借助多种娱乐方式,加之一些知名赛事高额球员引进等吸引眼球的措施,主要赛事品牌的关注度还是在慢慢增加的。

腾讯体育在15至16赛季NBA转播期间,其独立观众数累计达4亿人次,同时观看直播的用户有1亿。乐视体育的掌舵人雷振剑在2016年11月时披露,其平台注册会员数已突破300万。刘建宏在2017年初的访谈中提及,乐视体育在2016年的营收总额为24亿元。这些信息综合反映出,公众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呈现稳步增长态势。

15-16赛季腾讯NBA直播收视数据

其次,是技术不达标。

体奥动力亚冠版权交接_乐视直播中超_乐视体育版权困境

乐视体育在取得中超转播权后的最初几场比赛,确实遇到了技术难题。而本年度负责英超付费转播的新英体育,也因服务器承载能力不足等原因,在赛事初期产生了一些状况。就连近期负责NBA转播的腾讯体育,以及独家播放西甲的PPTV,也曾经承受过不少批评。

但是,很明显,所有人都在致力于提高专业能力,故障现象正逐步消退。比如收购亚足联转播权的体奥动力,去年就斥资五千万元,兴建了将近一千平米的信号制作基地。乐视体育在小武基的场馆之后,也解决了电力中断和网络不畅的难题,转而搬入了一个设有二十五间演播室的全新制作中心。

正因为这个原因,尽管乐视体育的声誉已经跌到最低点,还是有人暗地里对圈哥说,其实乐视的转播水平相当可以。

体奥动力的全新制作中心

詹俊在付费时期曾通过社交平台发声,认为如果让观众承担费用,就必须确保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内容体验,这是责任所在。如今看来,任何赛事转播方都面临同样的要求,必须不断优化服务品质,否则观众会通过负面评价和消费选择来表明态度。

现在看来,前面提到的涉及用户的两项问题,正在逐步得到解决。不过,接下来的这部分关于行业层面的缘由,也许是业内人士需要严肃对待的。

另一个不容小觑的缘由在于,电视转播至今仍处于无偿播放的阶段,因此公众为观看比赛付费的意识尚未及时更新。

2016年岁末的 相关会议上,乐视体育的联合主管刘建宏曾经明确指出:把版权的标价定得极高,那么售卖的商品就必须依照经济规律办事。他以为,不该让太多电视台无偿转播中超赛事,这种做法是对中超市场潜力最大的损害。

“商业,还是公益?”

也就是说,当地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转播,加上后来每轮一场的暴风体育,使得乐视体育的“中超独家”称号大打折扣,这种以公益为名的做法,让乐视体育通过中超吸引会员的计策很难成功。

受到同样影响的,还有乐视体育之前提及的“头等重要的赛事”——12强赛。国足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晋级12强赛后,乐视体育作为亚足联独家全媒体版权的持有者,本可有机会在所有平台上进行独家直播12强赛。不过,由于赛事仍需提供给电视端的央视播出,乐视体育只能实现网络平台的独家播放,其影响力也因此大减。

圈哥并非赞同新媒体平台借助独家版权,将本该大众观赏的赛事局限在少数媒体渠道上,我们只是客观分析——倘若中超、CBA、亚冠、12强赛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赛,无论如何都必须分配给央视平台无偿播放,那么即便这些赛事的版权价格飙升到任何高度,采用会员收费这种形式也很难实现。

讨论中国资本购置国外球队这个议题时,体育部官员强调过,"国家足球进步需要依靠国内自身的奋斗与才智",那么,假如不学西方那种控制市场并收取费用的模式来赚钱,我们能否凭借自己的才干,开拓出一条赚钱的门路呢?

毫无疑问,体奥动力接手乐视体育的亚足联版权,已经全面掌控中超、中国之队以及足协杯、超级杯等所有足球赛事的版权,在业内成为足球版权领域的领军企业,还有传言称,他们正准备争夺CBA下一阶段的赛事版权。

亚足联官方宣布其版权的中方转播权归于体奥动力

此外,凭借对西甲的独家播放权,以及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对英超的独家播放权,苏宁集团的PPTV平台又从体奥动力那里获得了亚冠联赛的播放权,双方合作进展顺利,那么中超联赛和12强赛的播放权,也很有可能会落入PPTV的掌握之中。如此一来,PPTV平台不仅获得了涵盖欧洲赛事在内的所有足球赛事播放权,甚至还囊括了WWE、UFC等综合格斗赛事的播放权。

乐视体育同样面临赚钱的困境,体奥动力和PPTV也面临相同的问题。毕竟,中超五年的80亿,西甲五年的5亿欧元,英超据传的三年7.21亿欧元,这些都不是小数目,体奥动力或者PPTV,真的能够盈利吗?

据传闻称,今年中超的非独家分销费用为3亿元,若体奥动力希望不亏本,仅分销PPTV一家是不足够的。不过,依据新英体育近些年分销英超所获的收入来看,倘若市场持续兴旺,体奥动力或许能够继承顶尖版权商的成功做法。

从体奥动力接办亚冠赛事,次日就将转播权交给央视呈现,央视自3月1日起将负责转播亚冠,体奥动力作为赛事分销商,仍会将转播权提供给央视,这一做法无疑会干扰其他分销商推出付费转播的方案。

另外,2016年借壳上市未果的体奥动力,近期被体育大生意披露,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正准备出售其持有的体奥动力股份给苏宁,因此体奥动力与PPTV将再次紧密地归入苏宁旗下。

如果苏宁控股体奥动力属实,苏宁的体育产业布局如下

对于PPTV来说,目前还没有推出体育付费会员的打算,假如不选择收费观看的模式,PPTV是否还能找到其他发展路径呢?虽然依托苏宁这家比乐视网经营更稳重的公司,PPTV确实不必过分担忧资金亏损的困境,但倘若持续无法找到有效的盈利途径,苏宁对于其六大业务板块之一的体育领域,究竟会保持多少时间的支持,这也是一个必须深入探讨的议题。

失去亚冠相关亚足联权益后,乐视体育迅速进行了对外沟通,他们承诺将为会员提供相应回馈,同时强调不会改变初衷,将持续提供更多优质赛事的直播服务,并提升观赛感受,还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,努力把现有版权内容经营好。

过去的经验教训值得铭记,未来的行动可以借鉴。乐视体育为此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,严重程度甚至可能令这家行业巨头难以为继。但这对其他行业内的公司而言,无疑是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。

要不断改进服务品质,同时尽快探索出可行的商业模式,进而使体育产业的付费机制得以顺畅运行,这样我们的体育行业才有可能实现无需资本支撑的健康成长,这或许才是最为关键的任务。

标签: [乐视直播中超]  

最新资讯